台灣拉赫曼尼諾夫—國寶級音樂家「蕭泰然」

文 / BonBonMusic講師 黃薔

 

台灣拉赫曼尼諾夫—
國寶級音樂家 蕭泰然

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台灣作曲家,他曾經有十多年名列政治黑名單,無法回臺灣;也曾經一度瀕臨死亡的幽谷,並從上帝手中搶回生命所作的樂曲。

 

被譽為台灣最後的「浪漫主義鋼琴詩人」,他把對台灣的愛畫作音符,響徹於國際樂壇,他是「台灣拉赫曼尼諾夫」—蕭泰然(1938~2015)。


(圖片來源)

以音樂突破政治禁忌

生長在鳳山長老教會家庭的蕭泰然,自小就在家庭教育的薰陶下學習音樂,在恩師許常惠的引領下自鋼琴主修轉為作曲,進而展開了作曲家的生涯。

 

在大學畢業後,蕭泰然前往日本深造並在兩年後畢業回台任教,這段期間他陸續發表了許多合唱曲與宗教作品,可說是十分活躍的台灣作曲家。

 

1977年,蕭泰然辭去教職移居美國並專心於作曲志業。當時他發表了許多精彩傑出的大型作品,包括了三首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、大提琴協奏曲與鋼琴協奏曲等,皆是目前音樂會上十分受歡迎的曲目。

 

但卻也在此時期,因為創作了象徵台灣人覺醒的「出頭天進行曲」,而被當時的政府列為海外黑名單,讓蕭泰然整整數十年無法回到他日夜懸念的故鄉。

 

「金銀我攏無,只有將我所有的給您─就是我的音樂!」


(圖片來源)

 

面對臺灣過去忘了給他的,蕭泰然並不在乎。

 

他的音樂充滿濃郁的鄉土情懷,不僅在旋律表現上深刻動人,其音樂風格更蘊含台灣人樂天知命的天性與精神,奔放中不失細膩。

 

聽過他的作品,很難不被其中豐富的音樂情感所打動,也難怪近年來在國內外,蕭泰然的作品曝光度越來越高,幾乎可說是台灣作曲家在國際間的第一把交椅。

 

福爾摩沙的音樂使者

蕭泰然被譽為「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」,緣由與十九世紀末的音樂家拉赫曼尼諾夫(Sergei Rachmaninov, 1873~1943)的人生經歷有關。

 

拉赫是俄國一位十分傑出的作曲家,在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因政治因素舉家逃往美國,從此空有故鄉歸不得,終其一生都沒有回鄉機會,只能在音樂中訴說對家鄉的思念。

 

蕭泰然的作品同樣帶有濃郁的台灣民族風格,因此若要稱作「台灣的西貝流士」、「台灣的史麥塔納」其實也是可以的,但我想是因為流亡美國的經歷,讓他與拉赫更相似了一些,才有了這個稱號(當然,蕭老師比拉赫幸運了些,海外流亡20年最後還是能踏上故土)

 

而從不可抗拒的命運中蛻變至成熟、全方位的作曲家,除了愛樂者積極鼓勵的機緣以外,他的音樂才華、謙卑努力,還有對臺灣故鄉無盡的關懷與愛,都是這些音樂結晶的原動力。


(圖片來源)

 

回顧這位大師七十七年的生命,其對音樂的貢獻可以總結為:

√確立了台語藝術歌曲的學術地位
√建立台語宗教音樂的本土風格
√創造具典雅韻味的台灣沙龍音樂
√打破政治禁忌,用音樂寫台灣史詩

 

跟著蕭泰然繼續聽音樂、響文化

最後跟大家分享的是,蕭泰然第一個在國際上闖出名號的作品「D調小提琴協奏曲」。這首樂曲當年在加州聖地牙哥首演,由小提琴大師林昭亮擔任主奏、聖地牙哥交響樂團協奏,十分成功的演出奠定了蕭泰然音樂大師的地位。

 

這首「D調小提琴協奏曲」對我們來說,比較親切的部分是以台灣民謠「牛犁調」為主旋律的第二樂章,優美的曲調反覆出現並轉化成扣人心弦的樂音。

蕭泰然重要作品:

「福爾摩沙交響曲」雙鋼琴「幻想圓舞曲」、「永遠是故鄉」、「台灣魂」、「新台灣頌」、小提琴曲「夢幻的恆春小調」、「戀歌」、鋼琴三重奏「福爾摩沙 」、音樂史詩「1947序曲」、「毋通嫌台灣」與「上美的花」

 

更多蕭泰然的相關介紹:

[合輯]蕭泰然經典作品回顧

[台灣演義]台灣音樂家 蕭泰然傳

[公共電視音樂家素描]黑暗的時候看天星—蕭泰然

 

初戀古典音樂那件小事

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,7/17(一) 初戀古典音樂那件小事一期 4 堂課,從電影配樂、廣告…等生活中的小細節,發現 古典音樂之美!

 

(文章由Bonbonmusic講師黃薔撰寫,有興趣認識更多古典音樂的朋友,歡迎加入Facebook 社團「初戀古典音樂」,閱讀更多相關文章哦!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