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台灣第一位!」被全世界聽到的台灣作曲家 – 馬水龍

【中美洲邦交國斷交 文化累積硬道理】

 

一次國際陶藝研討會上,

台灣與會記者問到:

「韓國高等教育陶瓷系培養出這麼多學生,

如果不是希望每一個畢業生都成為藝術家,

為什麼要收這麼多學生?」

 

韓國代表回答:

「陶瓷是韓國非常重要的代表性藝術,

與所有藝術教育的目的一樣,

培育優秀的藝術家是必然的結果。

但更重要的,是培養具備鑒賞力的眾多「鑑賞者」,

在進入社會後繼續支持藝術,

並運用藝術教育中核心的想像力、表達能力,

進一步於各個領域的工作中產生創意。」

 

無怪乎韓國友人在藝術鑑賞和技術鑒定間游刃有餘;

無怪乎世界流行從「外來」開始反過來被「韓化」

反觀台灣邊走邊丟的文化教育,

即使年輕世代的創意靈動活潑,

然而在文化象徵上的原創力卻少了根。

 

隨著時間不斷稀釋、淡化,

在邦交國數量創新低的同時,我們認識多少腳下的風土?

若是巨松,何處可以深根?接下來幾天,

我們一起化悲憤為力量,

陸續來認識台灣的重要作曲家及他們的作品吧(握拳)

 

台灣第一位被世界聽到的作曲家

 

今天首位要向大家介紹的台灣作曲大師,

他是第一位作品被全世界聽到的台灣作曲家,

也是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演出的台灣作曲家,

而且不僅在創作上有著輝煌的成就,

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音樂教育者——

 

他,就是馬水龍老師(1939~2015)。

馬水龍老師出生於基隆、成長於九份,

受到親近自然的山城環境與廟宇戲曲、講古說書的民俗影響,

 

他的作品中,經常傳遞著古詩詞戲曲、台灣土地意象。

從他的早期作品「雨港素描」,

便可見他巧妙以鋼琴模仿古箏的聲音,

表現基隆雨港的童年回憶,

不論是港邊的微波細浪,

還是廟口的熙來人往,

一幅生動的基隆音畫素描,

訴說著滿滿對於故鄉的情感。

 


馬水龍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光,

是在德國雷根斯堡音樂院留學的三年,

除了學習西方嚴謹的作曲手法、哲學思想,

異國文化所帶來的衝擊也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。

 

1975年返台後,

他開始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作曲語法,

將生活中的元素當作音樂素材,

跨越國樂和西樂間的長久藩籬,

融合東方意境與西方音樂技法,

譜寫出許多深具台灣味的作品,

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屬「梆笛協奏曲」。

 

讓台灣揚眉吐氣的「梆笛協奏曲」

 

「梆笛協奏曲」由兩個不間斷的樂章組成,

第一樂章由氣勢壯闊的管弦樂揭開序幕,

接著梆笛清亮的音色奏出民族風的曲調,

讓人宛如置身廣大山林之中。

在第二樂章優雅的慢板,

梆笛與管弦樂交織出沉靜悠遠的氛圍,

仿若詩篇道出幽遠的民族歷史,

最後終曲則再現了第一樂章的主題,

以盛大的高潮結束全曲。


「他突破了東西方音樂的藩籬,

成功表達了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,而且不落俗套。」

這是美國紐約時報在1987323日,

對馬水龍高度的評價。


1983
年,「梆笛協奏曲」由俄國指揮家羅斯托波維契

(Mstislav Rostropovich, 1927~2007),

以及國內知名演奏家陳中申連袂演出,

透過人造衛星轉播至美國國家公共電視網,

不只讓國際樂壇大為驚豔,

更讓舉世見識到臺灣古典音樂的創作實力!

 

身為臺灣的子民,

當然一定要知道馬水龍老師,

還有這首讓臺灣揚眉吐氣的「梆笛協奏曲」啦~

馬水龍主要作品:

?「迴旋曲」,1963年台北國際婦女會文藝比賽作曲獎

?「弦樂四重奏」,1970年中國現代音樂研究作曲獎

?「懷鄉曲」,1971年黃自歌曲佳作獎

?「孔雀東南飛」,1977年 中山文藝獎音樂創作獎、1990年金鼎獎優良唱片特別獎及最佳作曲獎。

?「竇娥冤」,1980年新古典舞團委託創作,獲得第三屆吳三連文藝創作獎

?「梆笛協奏曲」,1984年金鼎獎最佳作曲獎、1993年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「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」。

?「廖添丁」,1991年《中時晚報》年度最佳作曲獎

 

對每一段曾經發生在土地上的環節給予肯定珍惜,

才能繼續往前走;

自身土地的文化基底如此厚實,

才可以消化吸收如此多的外來文化。

可以讓時間繼續空白,也可以現在就開始??????

初戀古典音樂那件小事

 

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,

7/17(一) 初戀古典音樂那件小事

一期 4 堂課,

從電影配樂、廣告…等生活中的小細節,

發現 古典音樂之美!

 

(文章由Bonbonmusic講師黃薔撰寫,

有興趣認識更多古典音樂的朋友,

歡迎加入Facebook 社團「初戀古典音樂」

閱讀更多相關文章哦!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